4月14日至15日,学校在办公楼第一会议室先后召开人文社科类学院和自然科学类学院二级单位考核实施办法征求意见座谈会。围绕二级单位年度考核指标的修订和各项指标任务的分解,广泛听取教学科研单位的意见建议。党委常委、副校长刘恩贤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恩贤指出,本次二级单位考核修订突出八大创新举措。一是贯通三级考核体系,构建目标责任链条。实现省绩效考核和校内二级单位考核、团队和个人考核的系统贯通,形成“省—校—院一人”四级联动的责任传导机制。二是优化业绩分类体系,实施差异化激励。三是设立学科建设指标,强化学科建设引领。四是创新人才当量核算,突出成本效益导向。五是出台业绩分类评价指导意见,破除“躺平”现象。六是实施分类考核,突出特色发展。七是实施即时奖励,激发内生动力。八是体现系统观念,形成协调效应。
刘恩贤强调,学校考核工作既是“指挥棒”也是“体检仪”,是全局性、战略性、制度性的重要工作,修订完善考核办法对于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各单位一要提高政治站位,站在全局看考核;二要强化责任担当,传导任务看考核;三要狠抓落实,激发活力看考核。


会上,发展规划处就二级单位年度考核工作实施办法修订背景、目标导向及指标体系调整要点作全面解读。考核核心指标牵头部门就人员当量核算、教学科研任务分解等内容进行说明。各教学科研单位负责人结合学科特色与办学实际,就考核指标的科学性、任务分解的操作性等关键问题提出建设性意见。
教务处、科技处、人文社科处、研究生院、人力资源处、发展规划处、学科建设办公室、合作发展处、国际交流合作处、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科研成果转化中心等考核牵头部门负责人和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参加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