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研究

高教研究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策研究 -> 高教研究 -> 正文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 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日期:2014-10-10 00:00:00 点击数: 来源: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富有创见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是当前全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必须原原本本、认认真真学习讲话原文,全面掌握基本内涵,深刻领会精神实质,同时要紧密结合学校办学实际和发展要求,深入思考、提到认识,认真贯彻、善于运用。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更加坚定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办学道路。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贯穿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的最鲜明、最核心的主题。深入学习贯彻讲话精神,首先必须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谛要义,也就是“源自哪里,特在何处”的问题,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结合学校实际,就是要进一步坚定和坚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目标和道路。

1.坚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的信心

习近平总书记“五四”讲话强调,党中央作出了建设世界一流的战略决策,我们要朝着这个目标坚定不移前进。办好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由中国特色。没有特色,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依样画葫芦,是不可能办成功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世界上不会有第二个哈佛、牛津、斯坦福、麻省理工、剑桥,但会有第一个北大、清华、浙大、负担、南大等中国著名学府。我们要认真吸收世界上先进的办学经验,更要遵循教育规律,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

改革开放30多年的历程表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清华大学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逐步确立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长远目标,而且强调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世界一流大学,实施了“三个九年分三步走”总体战略,有力推进了学校建设。2012年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进一步明确了2020年和本世纪中叶的奋斗目标,那就是总体上达到世界一流大学水平和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今天,我们的这个“清华梦”已经成为中国梦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我们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经过这么多年的探索和奋斗,我们更深刻认识到,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中国更需要世界一流大学,也一定能都建成世界一流大学。我们必须有这样的信心,坚定这样的信念。

2.积极探索世界一流、中国特色、清华风格的发展道路

与发达国家一流大学不同,我们是在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办大学,必须立足中国国情、传承中华文明、服务中国特色、清华风格有机统一和落实到办学实践中。

在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和衡量标准上,我们强调中国特色,不是降低标准,更不是想量身定做一个什么标准,但也不能完全按照或者自觉不自觉地按照西方标准来评价。而要按照总书记的要求,积极探索和遵循一流大学建设规律,在可比性办学指标和各项成果方面增强竞争力、达到甚至超越国外一流大学水平。因此,要把国外大学先进经验和中国国情、清华实际相结合,正确处理共性与特色、当前与长远、重点突破与全面推进、物质条件与精神力量等若干重要关系,推动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高办学质量。同时,突出中国特色,更要注重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培养出更多优秀人才,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总书记关于“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重要论述进一步促使我们思考,现在的根扎得深不深,怎样扎得再深一些?为此,学校必须急国家之所急,在国家急需的建设人才、学术成果、智库建设、社会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厦的基础和支柱。

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之路,最根本就是始终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定党对学校的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加强学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最大限度调动全校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清华风格,由学校的历史和现实所决定,昭示着学校的未来。每所大学各具特色的办学传统、教育理念以及校风学风,是区别于其他学校的显著标志。清华建校百年来,积淀形成了独特办学理念、优良文化传统和光荣革命传统。这是一代代清华人植根中华文明沃土、立足中国国情,借鉴世界先进经验,从学校实际出发创造性劳动的结晶,是学校的独特魅力和核心竞争力所在,需要在今后的办学实践中不断深化认识、丰富内涵、牢牢坚持。

3.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必须坚持不懈

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是一个过程。随着人类面临的新问题新挑战不断涌现,随着世界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大学必将不断发展、不断提高。我们注意到,像哈佛、麻省理工、牛津、剑桥等世界顶尖的大学,这些年也在不断地改革、在反思、在调整。像改革一样,世界一流大学建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即使到本世纪中叶清华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的目标实现了,仍要不断发展和继续提高,否则就会被其他学校超赶。这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一流大学建设永远在路上。

二、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争做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的排头兵。

坚定不移深化改革开放,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一个重大问题。他在论述改革开放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时,用了伟大革命、关键抉择、伟大觉醒、伟大创造、活力之源、重要法宝、必由之路、关键一招、最鲜明的特色、最鲜明的品格等一系列关键词。这一系列关键词的使用,可以使我们全面、系统、深刻地认识全面深化改革的地位、意义和作用,可以看出习近平总书记对改革开放重视的程度、认识的高度和思考的深度。强调高举改革开放的旗帜,光有立场和态度还不行,必须有实实在在地举措,行动最有说服力。

1.充分认识全面深化学校改革的重要性紧迫性

十八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号角,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是当前的首要任务。要认识到清华大学所承担的特殊使命,必须带头改革、率先改革,努力在国家教育领域综合改革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这既是党和国家的要求,又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

改革创新是新时期清华大学事业发展的鲜明特征,是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取得显著进步的关键所在。当前,学校已经进入了改革的深水区,要破解发展难题、解决深层次矛盾,必须全面系统整体地推进改革,突破体制机制障碍,提高学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水平。学校提出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带动综合改革,是因为教师队伍仍然是我们与世界顶尖大学的主要差距,而现行人事制度则是主要制约因素。在学校支持下,前两年部分院系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试点,今年前面推开,争取明年完成。人事制度改革主要以院系为主体,围绕学科发展目标,通过分系列管理、选聘方式、分配制度等改革以及支持模式等配套改革,从而建立适应一流大学建设需要、符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的现代大学人事制度。人事制度改革是学校的主动行为,是使命驱动的改革,它带动了各项改革,为学校在教育综合改革中争取先行先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最近,学校根据国务院领导和国家教育改革领导小组的要求和部署,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初步制定了深化综合改革方案。根本上是按照教育规律来办学,主动改革和调整办学行为。要摒弃观望思想、畏难情绪,以舍我其谁、只争朝夕的精神,切实承担起国家和时代赋予的重任,在深化教育改革中奋勇争先,不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要“当好教育改革排头兵”的殷切希望。

2.明确改革的任务,规划好路线图,制定好时间表

根据学校深化综合改革的初步方案,从现在开始到2020年将系统推进人事制度、教育教学、学科建设与科技创新、社会服务、资源管理、行政管理等六方面改革,探索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发展模式。

针对社会转型带来的巨大挑战和人才培养目标面临功利化侵蚀、培养模式过于单一等问题,学校通过召开第24次教育工作讨论会,把激发学生的学术志趣作为教育教学改革的着眼点和 切入点,通过招生、课程、评价机制等改革措施,构建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培养模式。针对教育、科技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不紧密的问题,要把学校放在国家现代化的大舞台和世界发展的大背景中更加坚持开放办学。坚持对内和对外开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针对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资源保障机制,既依托政府投入的主渠道,又面向市场、服务社会,积极探索多元化筹集办学资源的渠道和方式。针对教育行政化倾向,探索办学治校规律,推进去行政化改革,严禁用行政权力获取学术资源,强化管理部门的服务职能。

这些改革并不是孤立的,都涉及人特别是教师,所以要以人事制度改革为突破口,协调好各项改革。同时,由于不同院系学科的具体情况不同,面临的矛盾、问题不同,必须充分调动院系的积极性。各院系应在学校改革的总框架下,研究制定本单位的改革方案,明确改革的任务、规划好路线图、制定好时间表,确保改革方案符合实际、针对性强、便于落实。

3.依靠群众,稳步推进,处理好综合改革中的各类关系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关系,处理好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关系,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全局和局部的关系,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的关系。处理好这六大关系事关改革的成败。学校综合改革的各个方面,是一个完整的体系,相互联系、相互支撑、相互影响,时间区间从现在起到2020年,也要分步实施、突出重点、积极稳妥,按照要求“正确、准确、有序、协调地推进改革”。同时,必须紧紧依靠师生员工搞好改革。没有广大师生的积极参与,学校任何改革都不会成功。

三、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加强学校意识形态工作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宣传思想工作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局中具有重要地位。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科学回答了事关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长远发展的根本问题,对新时期宣传思想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能否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是对我们党的一个现实考验。

深刻认识高校在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特殊性。高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场所,是知识分子聚集的地方,也历来是西方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单位。最近林泰教授主编的《问道》一书,研究了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思潮与青年思想政治教育规律,总结了社会思潮形成发展轨迹,分三级扩散:在一定的社会发展基础上,一些人提出引领社会走向的思想理论,在知识群体内传播、发酵、论辩,再以多样化形式在大众中传播、扩散,形成社会思潮的交锋,形成群体性的政治斗争。大学阶段是学生成长、形成世界观人生观的关键时期,而敌对势力正是把“希望”寄托在今天的年轻人、明天的管理者身上,寄托在一二十年甚至四五十年之后。因此,高校不仅是各种社会思潮、思想观点交锋的地方,也是各种势力争夺的阵地。意识形态斗争具有隐蔽性、长期性和复杂性,学校的党员干部和教师一定要有这种意识,明确肩负的责任。

自觉加强学习,提高认识,增强鉴别力,保持定力。近期,有一些热点问题需要引起高度注意。比如,炒作“宪政”话题、曲解中国梦、歪曲全面深化改革等;攻击我国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管理举措;借重要时间节点和历史事件散布历史虚无主义言论;宣传民粹主义,放大经济社会热点问题;搞“新公民运动”,煽动街头政治;炒作政治民族宗教问题,搞分裂分化;散布新版“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等。面对这些思潮,学校党委、宣传部门和全体党员干部要一起做好理论引导工作。在工作中要注意区分问题的性质,正确区分政治问题、学术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对学术问题,要发扬民主、平等讨论,做到研究无禁区、宣传有纪律。对思想认识问题,摆事实、讲道理,加强正面教育引导。对重大政治原则和大是大非问题,支持什么、反对什么,必须旗帜鲜明、态度坚定,不能当好好先生,听之任之。学校党委要按照中央要求和统一部署,对一些政治性敏感性强、危害性大的错误思想观点,及时通过党内文件、内部通报、宣传口径等形式,在广大干部和师生中加强理论学习,统一思想认识。对天战我们根本政治原则、政治制度、政治底线的思想观点,要有正确的立场、鲜明观点、坚定态度。

做到“敢抓敢管、善抓善管、常抓常管”。在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问题上,必须强化党委的领导责任和阵地意思,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要旗帜鲜明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在高校的指导地位,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大力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三进”工作。运用主题教育、宣传典型等有效措施,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自觉把个人奋斗成长与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事业联系起来。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把思想政治素质作为队伍建设的重要因素,把好进人关口,做好青年教师思想工作。提高干部队伍和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开展宣传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能力,用颜色革命等鲜活事例教育、培训干部和党员,坚定地站在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大力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提高舆论引导水平,拓展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宣传途径,加强对哲学社会科学讲座、论坛、研讨会等的管理,为学校改革发展创造有利环境。

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建设重要讲话精神,发挥学校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他围绕党要管党,从严治党,从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高校要以更大的努力抓好学校党的建设,在深化综合改革、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中更充分地发挥好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加强学校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充分发挥党委领导核心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必须提高领导班子发现和解决自身问题的能力。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办学目标的实现,综合改革的成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党委和领导班子。要把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完善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制度,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决策部署的自觉性坚定性,始终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办学治校能力建设作为重点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把握和运用规律、创造性开展工作,在深化改革、破解难题中推动学校学科发展。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根本保证,带头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的整改落实、建章立制工作,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用优良党风带校风、促学风、正教风。

按照总书记提出的好干部标准,大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在人,要建设一支宏大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我们要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推进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考核评价、激励流动等机制改革,努力建设一支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高素质干部队伍。当前学校改革发展任务很重,首先要教育引导广大干部“勇于担当”,切实承担起组织赋予的重任,各尽其职,负起责任;不折不扣执行学校工作部署,提高执行力;处理好业务和管理关系,保证主要时间、精力用于校内事务和学校管理工作。同时,要求干部“甘当表率”,坚持廉洁自律、反对腐败,增强组织观念,严格遵守各项纪律特别是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严格执行八项规定精神,密切联系师生员工,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抓好基层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永葆先进性纯洁性。基层组织是党的细胞,是一切工作的基础。清华大学有50多个基层党委(直属总支)、1200多个党支部和2万多名党员,抓好基层、打牢基础是学校党的建设一项长期性战略性基础性工作。要坚持用心建设、常抓不懈,大力推进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建设,使学校各级基层组织始终成为团结师生、推动发展的坚强战斗堡垒。加强党员教育管理,严格党内组织生活,严把入口关,做好在骨干教师和优秀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健全党员联系和服务群众制度,在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各项工作中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摘自《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3、14期】

【作者:清华大学党委书记】

版权所有 青岛大学发展规划处

鲁 ICP 备案 05001947 号 - 4 鲁公网安备 37021202000856号